但我们在地狱里不知要呆多长时间,又要在六道里不知道转多少次。所以,世尊是稀有的,难得见到,他所讲的法,也是难得听闻的。须菩提对佛的赞叹、誉美之词,溢于言表。
下面,他又说,“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,”这等于给佛带高帽,什么意思呢?佛陀呀,您是不舍众生的,一直护念着诸菩萨,也善于付嘱诸菩萨。
就是说,佛的慈悲和智慧照耀着每一位众生,对不同根基的众生,示现不同的教法,就是说须菩提把佛的功德先提出来了。那么,既然这样,您就应该很细致、很具体地给我们讲解,须菩提就这个意思。
这里有一个问题,什么是“护念”?什么又是“付诸”?从字面意思来看,护就是护持,“护念”就是护持正念,不让正念丢失。那么,“咐嘱”,就是告诫、叮嘱嘛,千叮咛万嘱咐。
“护念”,守护正念,这个就简单,直截了当。而“付诸”就是啰里啰嗦,千言万语也说不完,就像妈妈见了自己的子女,有说不完的话。临走之前,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,在外面应该怎么样怎么样,注意别感冒了,吃饭要吃好,要早睡别熬夜。然后后面跟着一个沉默的父亲,是不是这样子的?
所以,通过这个字面意思,我们就理解了,就是说,对不同的人,佛会用不同的方法。对于有一定基础,比较成熟的众生,当然就不需要说那么多话了。
那么,对于不成熟的,修行还没上路的众生,佛就是千叮咛万嘱咐。过去描述某位大德很慈悲、不舍众生、不嫌麻烦,就会说老婆心切,一个意思。所以,对根基还不成熟的众生,就要不惜多说一些话,这就叫“咐嘱”。
我们从这里看出,它们是不同的。“护念”实际上就属于为之决定,就是说,这一类的众生,不需要给他说那么多,有时候一句话就行了,看一眼就可以了。
佛跟须菩提就是这样的,佛对须菩提而言就是护念。佛就这样巍然而坐,须菩提就懂了嘛。就是说,佛的那一段行住坐卧,因为须菩提看懂了,所以对须菩提而言就是护念,但对我们来讲就是一脸茫然,什么意思呀?
所以,我们护念不了,还没到那个程度,就是还没到进行决定的时候,就是说,像之前那样,或者一句话、一个眼神就可以了,不行的,不到那个程度,怎么办呢?佛就开始宣讲五千言《金刚经》。
所以,佛下面讲的都是“咐嘱”,当然对于须菩提来讲,就是废话、多余的话,因为他不需要这个了。就像儿女长大了,父母再唠叨的时候,就不愿听了:哎呀,少说点吧,这么唠叨!对“咐嘱”就不当回事了。
但是,对于我们众生就不是废话了,所以佛就不惜老婆心切,说出五千言来,就是一再地告诫,一再地叮咛,包括佛说的六百部《大般若经》,也都属于叮咛、咐嘱。所以,境界不一样,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。
(待续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