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尿道口位于阴道前庭,在阴蒂后方、阴道口前方。其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小孔,直径约0.6-0.8厘米,位置较为隐蔽。尿道作为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,具有短、直、宽的生理特点,与阴道口、肛门毗邻,这种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得女性尿道容易受到污染,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。
从解剖学角度来看,女性尿道始于膀胱的尿道内口,贯穿尿生殖膈,终于尿道外口。尿道内口与膀胱相连,通过尿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,控制尿液的排出。在正常生理状态下,尿道黏膜光滑且具有一定弹性,能够抵御外界细菌的侵入,但因其特殊的生理构造,需要格外注意卫生防护。由于女性尿道与阴道和肛门距离较近,肛门周围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很容易污染尿道外口。而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变化,也可能影响尿道周围的微生态环境,破坏尿道的天然防御屏障。这种解剖位置上的特点,使得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卫生,就容易引发尿道感染。在青春期前,女性尿道口黏膜较为薄弱,随着年龄增长,在雌激素的作用下,尿道口黏膜逐渐增厚,抵抗力有所增强。但在绝经后,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,尿道黏膜变薄、萎缩,局部抵抗力减弱,又会增加尿道感染的几率。因此,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需要关注尿道健康。对于一些特殊时期,如月经期、妊娠期和产褥期,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下降,尿道周围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。月经期使用卫生用品不当,妊娠期子宫压迫尿道导致尿液排出不畅,产褥期会阴部伤口的存在,都使得尿道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,需要加强护理。
维护女生尿道健康的注意事项
1、注重个人卫生清洁: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,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入尿道。选择棉质、透气的内裤,每日更换并单独清洗,清洗后在阳光下充分暴晒杀菌。经期要勤换卫生巾,选择质量合格、正规品牌的产品,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。
2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:日常保证充足的饮水,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-2000毫升,通过多排尿冲洗尿道,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繁殖的机会。避免久坐,定时起身活动,促进会阴部血液循环。避免憋尿,有尿意时及时排尿,防止尿液反流导致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