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文:
栒状山中有一种禽鸟,形体像普通的鸡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,名叫訾鼠,在哪里出现就会有大旱灾。
注释:栒: 读音,xún。毛:一说应作“尾”。䖪:读音,zī。邑:泛指城市。䖪鼠:
䖪鼠,“鼠”不是说它是老鼠的一种,这里的“鼠”,根据原文的意思是神兽䖪鼠长着一根“老鼠一样尾巴”。
古人对动物的命名,真是直白,到时容易被误导。
下边我们来看看,清代文学家眼中的䖪鼠:
清·汪绂,光绪二十一年(1895)的立雪斋印本《山海经存》,䖪鼠的体形更像家养的黑色大公鸡。
明·胡文焕,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年的格致丛书本《山海经图》,䖪鼠的体形更像一只野鸡,有四个脚趾,尾巴较长,比较有观赏性。
在《知妖·中国妖怪百集》中的记载,䖪鼠的体形也是一副野鸡的模样,羽毛更为五彩斑斓,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。
䖪鼠有个特质:
凶煞之兽,䖪鼠所到之处,将带给国家大旱灾。
大旱灾,意味着国家将颗粒无收。是不是有没有可能,这样的大背景下,为了生存,䖪鼠为了寻找食物,到处“溜达”。
这应该是有现实的意义,表露了上古先民缺粮以及对粮食的渴望。
栒状山:
一说今北长白山,中心在太平岭;一说今山东境内。
栒状山,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,山下有丰富的青石碧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