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受关注的前两名则是反响平平、名列季军、年仅15岁的张含韵。

以策划曲《酸酸甜甜是我》唱响了大江南北。

那时,只要打开湖南卫视,就会被这首歌洗脑:

「爱酸的甜这才是真我,每天对我都很新鲜…」

在去年,张含韵作为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的录制现场,作为“过气姐姐”。

尽管最后没能成团,但她却再次翻红,人气得到不小的提升。

自那以后,与她同台演出的安又琪又如法炮制,参加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2》。

多年来被大家遗忘的她,收到邀请后,忍不住激动地哭起来。

想不到,愈重视,愈紧张。

安又琪在舞台上遭遇瓦伦达效应,接二连三的失误,被杜华一顿数落:“今天为什么失误?为什么这几年都高开低?本身能力不够吗?」

听了这番话,她几次掩着嘴,泪流满面。

选秀场所带来的热潮,涌得快,退得也快。

张含韵一炮而红,很快成了前浪,被后浪拍伤在沙滩上。

第二年“超女”再次举办,为我们的选秀历史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。

资本市场的份额有限,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。

再也没有人关心上一届脱颖而出的“老家伙”了,人们记住的,全是干净的新面孔:

杨宇春,周笔畅,张靓颖,何洁,纪敏佳,黄雅莉,叶一茜…

05年的“超女”选秀,是一次现象级的选秀,创下了万人空巷的盛况。

每一次主题曲“想唱就唱”想起,人们总会一秒穿,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选秀时代。

它的热度,几乎可以和舞台相比。

那时,没有“粉圈”,只有小范围的后援会。

许多首次追星的人,都是从这届“超女”开始的。

一到周五晚上八点整,人们就会守在电视机前,拿着手机发短信给选手投票。

票数为0。0。0个人可以多选15个。

最终,一次选秀成功,累积票数超过3亿。

用真金白银砸出了华语乐坛的新生代偶像。

对于那个年代“一杯奶茶两美元”的年代来说,天价投票无疑是一大笔财富。

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明白,在知乎上发起了一个提问:“05超女当时有多火?

下面的最高赞,是这样回答的——

05年超女=《创造101》+《我们有嘻哈》第一季+《偶像练习生》+《我们好声音》+…

这句话真是空前绝后,绝对不过分。

那年夏天,进入十强的她们,成了家喻户晓的偶像。

''炸毛短发'',就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流行发型。

甚至周笔畅的黑框眼镜也成了爆款单品,一度卖到脱销。

“我心中没有你”的李宇春的《我心中没有她》传遍了全国各地;

周笔畅的《笔记》,伴随着无数少男少女的青春。

运气就是热,这一届的前三甲,也都有了不错的发展。

在国内,李宇春不仅风靡全球,也成为国际巨星,登上《时代》杂志封面。

张靓颖顺风顺水,在各大影视节目中大秀“海豚音”。

她为电影《画皮》演唱的“画心”,早已成为KTV中必唱的名曲。

即使登上维秘的舞台,和一大批欧美歌手大秀,也丝毫不落下风。

三个人中,只有周笔畅最平淡。

尽管她减了肥,摘镜,提升了造型审美,但由于缺少作品出圈,所以慢慢淡出了大众视野。

幸好,瘦伤的骆驼比马大。

即使再不济,出生在音乐世家的她,仍能靠唱功秒杀一大批后起之秀。

今年上半年,《浪姐2》的组团成功,让她收获了不少人气。

除了前三甲球队外,还有05届“超女”的其他选手,后来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曝光。

不过,这些曝光大多是非议为主。

例如,何洁与前夫互泼脏水,被爆婚内不忠。

也或许,纪敏佳深陷整容风波,变脸潮到认不出。

2006年的《超女》,依然很火。

与其相关的选秀教材也已出版——《2006超级女声报名指南》。

同时,今年的参赛选手在实力方面也发生了“质”的变化。

不少人,都是科班出身的实力担当:

谭维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,许飞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,厉娜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…

终于,复旦才女尚雯婕爆冷拿下了那届冠军。

另外,从这一届开始,选手之间的不和传闻,开始愈演愈烈。

排在第一位的时候。

在淘汰赛中,谭维维将票投给尚雯婕,意在PK掉对自己有威胁的许飞。

刘力扬故意模仿尚雯婕,暗示对方不如自己:她会唱的我也会,我会唱的她未必会唱。

排名第二的谭维维,更是直接在新歌中嘲讽了尚雯婕:“三人合照,我站在冠军左边,陪她嬉皮笑脸,她样样不如我。”

这一相互撕扯的消极局面,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“超女”带来的繁荣,暗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——一届不如一届。

随着“我型我秀”“加油好男孩”“星光大道”“我们好声音”等选秀节目相继推出,进一步挤压了选秀市场。

“超女”一家独享风光岁月,从此一去不返。

此后,《超级女声》停办了几年,直到2009年更名为“快乐女声”,又连续举办两届。

在其中,“快女”09获得了江映蓉、郁可唯、黄英、刘惜君和曾轶可的殊荣。

当晚江映蓉得冠军,评委小高显得异常激动。

一遍遍地念着:“江映蓉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
由于像江映蓉这样的台风欧美选手,在国内都是很少见的。

“一直以来都是大陆学的港台,港台学的日韩,日韩学欧美。如今,我们终于有了一位欧美大咖。”

于是,拿到冠军的江映蓉,却因为台风太小,没有成功走红。

恰恰相反,其他几名选手,各自献上了高传唱的代表作:

“映山红”是黄英,

郁可只有“时间煮雨”,

“我很高兴”刘惜君,

曾轶可的《狮子座》。

早些时候,江映蓉去参加了《天赐之声》,还被老熟人丁太升批得体无完肤:“那一届的综合实力你最强,但发展比很多人差。”

对这一发展态势,江映蓉自己也很束手无措,只能束手无措地表示:“出道即巅峰,出道即下坡。这种现象很正常,而且很普遍。这是一门学问。”

不管怎样,高处不胜寒,对大多数人来说,能窝在半山腰,已经很不错了。

比方说,和2011届“快女”冠军段林希相比,江映蓉显得非常幸运。

不久前,GQ实验室对段林希做了一次采访,让她成功上了热搜——#快女冠军段林希的现状#。

访谈中,她讲述了自己褪去冠军光环后的生活。

火退了,她做过出镜带货,还开过地摊出租。

她学会接纳自己,学会安于现状。

后来她回到北京,成了一个普通的北漂,每月租金为3300元,每月可支配收入约10000元。

老实说,对于她这番“卖惨”,我自己并不同情。

因名不名,从来都是时也、命也。

与其沉迷于冠军的荣耀,不如说出作品,说出实力。

此外,对于这些“卖惨”的话语,网友们早已不再陌生。

她早在两年前就在《奇葩大会》上说过:“快女冠军对我来说,已经不再是光环,而是一种累赘。”

这样老生常谈,很容易使人觉得无聊。

男人最大的悲哀,是错误地把运气当成了自己的力量。

段林希的结局性,正是在这一点上。

就像尚雯婕一样,她也获得了冠军。

那一年的“快女”争夺战,主要集中在刘璇和洪辰身上。

决赛前几天,两人的粉丝起了冲突,导致刘忻发挥失常,错失冠军。

当时,刘忻的粉丝与洪辰的粉丝势同水火。

为了不让洪辰夺冠,他们转投段林希,将对方推上了冠军的宝座。

因为这件事,段林希后来没少受嘲讽。

但她不在乎,她觉得她问心无愧,因为“她是当晚唯一一个没有失误的人”。

说这段话时,她显然是骄傲的。

老舍曾说:

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,而且,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。

沉浸在运气带来的好运里,人们很容易就会把所有的成就都归功到自己身上。

从而过度拔高自己的实力。

觉得日后所有的不顺,都只是时运不济。

殊不知,当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时,当自己还在为夺冠沾沾自喜时,别人早已将她远远地甩在身后了。

选秀和高考一样,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,更不是通向幸福的唯一捷径。

它更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。

赌赢了功成名就,赌输了寂寂无名。

对选手们来说,最难的不是成名后的退圈,而是在成名后再次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
因为无论做偶像还是做素人,我们都要学会与自己和解。

这是我们每个人,穷极一生都无法逃离的人生命题。

其实,只要追梦过、努力过,只要前进的勇气依然存在,那就没什么不体面的。

输也好,赢也罢,从来都只是节点,不是终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